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框架3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1  1.DNA的复制概念: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DNA分子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来完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框架3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框架3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1

  1.DNA的复制概念:是以 亲代DNA 为模板合成 子代DNA 的过程。

  2.时间:DNA分子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间期 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间期 ,是随着 染色体 的复制来完成的。

  3.场所: 细胞核 。

  4.过程:

  (1)解旋:DNA首先利用线粒体提供的 能量 在 解旋酶 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 模板 ,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 模板 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 2 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5.特点:

  (1)DNA复制是一个 边解旋边复制 的过程。

  (2)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叫 半保留复制 。

  6.条件:DNA分子复制需要的

  模板是 DNA母链 ,原料是 游离的脱氧核酸 ,需要能量ATP和有关的酶。

  7.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 双螺旋结构 提供精确的模板。

  (2)通过 碱基互补配对 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

  8.功能:传递 遗传信息 。DNA分子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穿给子代,从而保证了 遗传信息 的连续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2

  1.RNA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的一条链 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 转录 ;合成的RNA有三种: 信使RNA(mRNA) , 转运RNA(tRNA) , 核糖体RNA(rRNA) 。

  2.RNA与DNA的不同点是:五碳糖是 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 ,碱基组成中有 碱基U(尿嘧啶)而没有T(胸腺嘧啶);从结构上看,RNA一般是 单链 ,而且比DNA短。

  3.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 氨基酸 ,以 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 蛋白质 的过程。

  4.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1个 密码子 。

  5.蛋白质合成的“工厂”是 细胞质 ,搬运工是 转运RNA(tRNA) 。每种tRNA只能转运并识别 1 种氨基酸,其一端是 携带氨基酸 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称为 反密码子 。

  6.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DNA ,即DNA的自我复制 ;也可以从 DNA流向 RNA ,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 蛋白质 传递到 蛋白质 ,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 RNA或DNA 。遗传信息从RNA流向 RNA 以及从RNA流向 DNA 两条途径,是中心法则的补充。

  7.基因通过控制 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基因还能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9.基因与基因、 基因与基因产物 、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

  1.染色体变异包括 结构 变异和 数目 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 数目或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另一类是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长或减少 。

  4.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 非同源 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5.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 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其作用机理是能抑制 纺锤体 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不能 减半 ,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6.单倍体是指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的个体,在生产上常用于 培育纯种 。

  第五章第三节

  7.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 单基因遗传病 、 多基因遗传病 和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三大类。

  8.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 1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可能由 显 性致病基因引起,也可能由 隐 性致病基因引起。

  9.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 2 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主要包括一些 先天性发育异常 和一些常见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10.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如 21三体综合征 ,又叫先天性愚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是由于 减数分裂 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而形成。

  11.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0年,目的是测定 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 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1)

——高中生物必修1要点知识框架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1要点知识框架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分类

  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

  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 H O N 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附表

类别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尿嘧啶(U)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C5H10O4)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C6H12O6)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二糖

(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控中含量丰富

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

(C6H10O5)n

淀粉

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

储存能量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支持保护细胞

糖原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能量

  细胞中的脂质

  脂质的分类 、分布及功能:

  1、脂肪(C、H、O)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是糖类的2倍。

  功能:①保温②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③缓冲外界压力,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2、(内脂)磷脂构成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包括:

  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分别是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而这些大分子分别是单体的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的形成:C形成4个化学键 → 成千上万原子形成 → 碳链 → 单体 → 生物大分子

高中生物必修1要点知识框架2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框架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框架1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标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通俗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提取途径: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

  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框架2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3)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1

  一、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记忆点:

  1.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

  二、细胞质遗传

  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原因:*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细胞);后代没有一定的分离比(原因: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质内存在着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主要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状.

  记忆点: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2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在基粒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植物更新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总反应式:CO2+H2O →(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4)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总结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总结2

  一、*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作用是*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卵的过程。*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5)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1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知识框架2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标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通俗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提取途径: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

  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6)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要知识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要知识1

  基因的本质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 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

  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①DNA分子的结构

  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

  c.*面结构:

  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②DNA的复制

  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

  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

  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

  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记忆点: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要知识2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

步骤

注意问题

分析

二、装片的制作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混合液(1:1)

解离时间要保证,细胞才能分散开来。

 

解离时间也不宜过长。

目的:溶解细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此时,细胞已被盐酸杀死。

否则,根尖过于酥软,无法取出。

2.漂洗: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漂洗要充分,可换水1~2次。

目的: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染色: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显微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龙胆紫等为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醋酸洋红溶液也能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要弄碎根尖,再垂直向下均匀用力压片,不可移动盖玻片,

目的:使细胞分散,避免细胞重叠,便于观察。做得成功的装片,标本被压成云雾状。

三、观察

1.低倍镜观察:把装片放在低倍镜下,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

2.高倍镜观察: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仔细观察,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

一定要找到分生区。

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分生区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期。

  三、讨论

  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答: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

  (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

  (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细胞分散开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7)

——高中生物必修二必背的知识点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必背的知识点1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单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

  几倍体:由*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

  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高中生物必修二必背的知识点2

  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分类

  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

  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 H O N 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附表

类别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尿嘧啶(U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3篇(扩展8)

——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1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

  (因为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

  菌(可以合成胰岛素原,加工后才可获得胰岛素——原核细胞,无加工细胞器)

  3.没有叶绿体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光合膜)

  4.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质膜)

  5.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丙酮酸)

  6.细胞膜含磷脂,含胆固醇。

  7.细胞膜中含糖蛋白,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8.测量的吸收CO2量(指吸收外界的——表示表观,净光合) 释放O2量(减去自身呼吸消耗)不为实际(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9.细胞不都能增殖(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高度分化的细胞、不都能进行DNA复制(成熟哺乳动物红细胞),不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10.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分化只是细胞的形态,功能,结构的改变)

  11.(一般情况)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特例癌细胞)

  12.RNA和蛋白质能通过核孔。

  13.人体不再分裂的体细胞(每条染色体严格地说,是染色质只含有一个DNA分子)*有46个以上(每个人线粒体数不同)DNA分子或0个(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

  14.血浆蛋白位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构成成分)位于细胞内。

  15.中午叶片气孔关闭是由于温度过高的原因。光合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有关

  16.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17.RNA中A和U、G和C数目相等。RNA为单链结构,不一定相等

  18.萨顿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存在*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摩尔根证明的

  19.人体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环境容纳量即K值、稳态中温度、pH、渗透压、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是相对稳定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易错知识点2

  1.诱变育种的意义?

  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

  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15.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

  有机物和氧。

  16.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

  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7.矿质元素是指?

  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8.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9.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0.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一般来自?

  发育着的种子。

推荐访问:必修 要点 框架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要点框架3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1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要点框架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