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谭明交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是重庆的显著特征,重庆的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超过98%,现代山地农业是重庆独有的特色,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推动重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其基已实、其势已成、其时已到,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重庆广大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担当之责、关键之举。

一、重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其基已实

全市上下干群接续奋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精准科学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充分利用重庆特殊的地形地貌、立体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物种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特有的区位政策优势,正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其基已实。

(一)产业品种比较多

通过系统培育,目前重庆现代山地农业有柑橘、榨菜、柠檬、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粮油,品种比较丰富,正在形成以三峡柑橘、巫山脆李、高山蔬菜为代表的十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大力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良种覆盖率高达98%。山地的特点,造就了立体化耕种模式,带来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二)产业产量比较大

受限于山地丘陵的地形特点,重庆农业规模化生产难度较大,重庆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地。但特色农业作物在国内占比相对较高,薯类作物占比9.58%、柑橘占比6.25%、油菜籽占比3.66%,是我国猪肉重要供应地。重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断提质增效,2021年,重庆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4.6%,综合产值突破4500亿元。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山地农业发展道路已经铺展。

(三)产业品牌比较响

深入贯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累计分别减少7%、9.3%。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8%。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着力构建以“巴味渝珍”“三峡柑橘”为引领,涪陵榨菜、奉节脐橙、永川秀芽、万州烤鱼、荣昌生猪、彭水黄牛、石柱黄连等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汇达柠檬、恒都牛肉、韩氏瓦缸等企业品牌为基础的品牌体系,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产业形态比较丰

注重将现代山地农业特色优势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融合集群化发展。谋定“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农村电商服务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做强“三峡农家”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以“农旅”“农文”“文旅”为特色产业“链条化”赋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农业发展新业态,将特殊的山地资源优势转化为重庆发展优势,重庆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逐渐形成,正在享受蓝天、绿水、青山、净土的最大红利。

二、重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重在提质增效,必须深化转型,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实现重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殷殷嘱托,山城重庆勇毅创新、奋力实干,凿出了一条坦阔的“山路”,以农田宜机化、种养精细化、生产绿色化、产业链条化、业态融合化、产品品牌化为要,坚持“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路子,依特色而立、向高效而行,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之基。但特色农业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经营者素质、国际竞争力、农民收入等全要素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还未形成,需要全产业链贯穿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特色产业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实现重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现担当之责

重庆市委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奋力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到2035年,在高质量发展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未来五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开放型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立足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正在将重庆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发展优势。高度吻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要求。扛起“重庆地处长江上游,要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力争上游。要在发展绿色产业上下功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发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环境质量高的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责任。

(三)实现重庆现代山地特色農业高质量发展体现振兴之需

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是重庆的显著特征,土地资源比较散,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98%,河谷平坝仅占2%,山地、丘陵占比高,耕地面积小、分散、不集中以及土地无法满足大中型农机通行条件的情况非常突出,重庆市宜机化农田面积只有800万亩左右,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7%。农业经营技术比较低,农机装备整体制造规模小、发展受限、产品市场占有率小等造成了重庆市当前的“竞争劣势”。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生产农业机械公司较少,主要集中在园林机械、林业机械、农用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类型。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极其重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重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之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聚焦高質量、竞争力、现代化,强化思路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和数字赋能,念好“山字经”,因地制宜做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章,是夯实乡村全面振兴产业之基的必由之路,是守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的底气所在,作为实现重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不二法宝,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与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发展要求一脉相承。

(一)拓展思路创新

推动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本的、首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做好重庆“土特产”文章,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式、园区化发展。按照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目标计划,聚力打造生态畜牧、火锅食材、预制菜、重庆小面、柑橘、中药材、榨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增值。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拼资源、拼环境和主要追求产量,转变到追求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农业发展轨道上。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促进品种、品质、品牌“三品”优化提升,一产、二产、三产“三产”融合发展,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三家”紧密结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

(二)坚持技术创新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持科技驱动创新,破解科技困境,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完全是结构调整的问题,必须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构建山地特色农业技术体系,大力储备与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县级特色产业“科技带头人”,乡镇“科技明白人”。加大山地特色农业种子科技创新以及种业振兴行动,将“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作为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建成一批“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种养精细化,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敢于制度创新

健康的经济来自良好的体制机制,不同于平原的山地农业,重庆更需要制度创新支持和推动山地农业生产要素集聚。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打造合作制农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有效对接的问题。推广“农户+合作社+行业协会+公司”等模式,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敢于制度创新,加大对基础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善于整合社会闲置资本资源,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加工、营销等短板。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科学利用山地农业稀缺资源和有效配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按照市委乡村振兴重点目标,探索“三变+”特色产业等经营模式,高质量推动“三社”融合发展。

(四)力推模式创新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与山共存、共生、共发展,是重庆的现实选择。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休闲农业”“文化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智慧乡村游。创新“互联网+电商”、农文旅融合、观光农场、休闲旅游型、文化传承型等新业态高效推进“山货出山”。打造新载体新模式,利用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载体,建设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推进农业、林业、水利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突出山地资源特色,采取“旅游+”“生态+”等模式。以六次产业为引领,合理运用精品加工模式、生鲜电商模式、高端定制模式,增强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区域农业品牌,打造中国自己的山地精品农业。

(五)致力服务创新

积极引入新农民,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工商企业主、农民工等农村以外的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新型主体,支持下乡创业或返乡创业,从事体验农业、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营销、电商等农业活动。建立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上加大投入,开展种苗育供、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仓储销售等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建立和完善山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农协(产业)协会+合作社”合作制农业供给体系,树立统一品牌理念,打造统一品牌,选准目标市场,自主建立面向全国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将安全、优质、特色、健康、营养的农产品作为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消费者永远的追求。

基金项目:2021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过渡期内重庆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方式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NDYB066),2021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及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stc2021jcyj-msxmX0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长江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山地重庆高质量重庆客APP环球人文地理(2022年8期)2022-09-21山地草甸青海草业(2022年2期)2022-07-23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意林·全彩Color(2019年11期)2019-12-30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9年5期)2019-08-27“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18年5期)2018-11-06山地之旅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推荐访问:重庆市 高质量 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