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裙的形制变化与设计理念分析

陈晓鹏, 熊一鸣, 董世甜

(中原工学院 服装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间裙是我国古代女子的服饰种类之一,最早成型于汉晋时期。唐初是间裙的盛行期,也是间裙款式的设计成熟期[1],然而此种服饰并未在盛行后得以延续,而是逐渐没落在历史长河中。在晋至唐初,间裙一直是女子的常见服饰,但其形制发展变化尚待探究,消失原因也不得而知,值得深入挖掘探讨。

本文以间裙这一充满谜团的服饰为研究对象,以唐初时期的间裙为研究重点,结合出土实物、壁画、文献、俑像等资料,纵向对比了不同时期间裙的款式变化,归纳间裙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服装的结构、制作技术,分析其所表达的设计观念,为现代设计带来启发。

现代学者将“间裙”定义为“由两种及以上颜色布片互相间隔拼接而成的女裙”[2]。

间裙一词多出现于唐代,唐以前常以拼接颜色命名,如“紫碧裙”“绯碧裙”等,发展至唐朝时期则多以间裙统称竖向间色拼接女裙。此外,古籍中还有“间色裙”“间彩裙” 之称[3]。

1.1 裁剪方式

从服饰形制上来看,间裙属于襦裙中的下装,最明显的特征是由多个裙片异色竖向拼接而成。单从拼接制作这一结构特征来看,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襦裙实物(编号N17-3)中,就有此种结构(见图1)。此单裙由八片深黄色绢裙片竖向拼接形成,裙身展开后略呈扇形,腰部宽180.9 cm,下摆宽210.5 cm,裙长82 cm[4],结构示意图见图1。西周至汉代,布幅标准一直沿用《九府圜法》中规定的二尺二寸(50.6 cm)[5],鉴于此,结合实物可知,此裙中,位于中间的四片为从布幅中间等分的正裁,上下宽度相同;
位于两端的四片则是两幅布以相反方向斜裁,形成直角梯形的布片。缝合时,窄端为上,以直角边与正裁裙边拼缝,以斜裁边与斜裁边拼缝,最终形成上小下大的外轮廓。

图1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拼片襦裙结构示意图Fig.1 The structure of ru skirt unearthed from No.1 chu tomb in mashan, jiangling

由此可知,斜裁拼接的制作方式至少在战国时期就有。

在面料幅宽限制下,拼接制衣成为必然。而简单的单色拼接不能满足古人对服饰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必要的拼接中加入色彩变化便成为最简单有效的装饰服装的方式,间裙便是此种智慧的体现。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布帛间隔色彩拼接,就可利用色彩交替呈现的效果丰富服装外观。2002年,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晋墓(晋十六国(304-439年))出土了一件间裙实物,墓中随葬衣物疏中记载“故绯碧裙一牒”就是指此间色裙,这是现今发现最早的拼色间裙实物。这件裙由绯、碧双色绢片间隔拼接而成,裙片上端接腰处各有两道压褶。据考古学家推测还原,此裙腰围约为72 cm,至少为四片组成,实物残片呈现明显的上小下大的扇型[6]。此裙制作方式是:斜裁布幅后,按照上小下大的方式拼接裙片,并在腰部加入褶裥,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见斜裁工艺普遍存在于裙装的制作中,并与褶裥结合形成服装造型。

图2 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晋墓出土的绯碧裙结构示意图Fig.2 The structure of fei-bi skirt unearthed from jin tomb No.26 in huahai, gansu

目前出土的推测为汉、晋时期的间裙实物中,除上述裁剪制作方式外,还有一种以完整布幅拼缝,腰部用细褶收拢的间裙。新疆营盘出土的一条红白间色毛料裙(图3)便是采用此种工艺制作。此裙由六条长94 cm、幅宽53 cm的平纹毛布裙片缝合而成,裙片宽度与布幅宽度相同,不再纵向进行裁剪。拼接完成后腰围过大,因而在每个裙片的腰部密集施褶,收褶裥后的裙片在腰部长约15 cm,最终形成裙装的规格为:腰围长90 cm,下摆宽318 cm[7]。此种直拼的间裙常见于西域的出土服装,中原地区的间裙以斜裁为主。营盘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出土文物反映了不同服装文化的交汇。

图3 新疆营盘汉晋时期红白毛布间裙结构示意图(单位:cm)Fig.3 The structure of red-white wool jian skirt of han-jin dynasties in yingpan, xinjiang

1.2 间裙的款式结构、间色装饰

自晋以来,间裙广泛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除出土实物外,各个地区的壁画留存也显示了穿着间裙的人物形象,各类文献中也有对间裙的记载。记录晋太子生活与事迹的《晋东宫旧事》中曾对太子妃衣着有详细描述:“太子妃有绛纱梭裙,绛碧结绫梭裙,紫碧纱文双裙,丹碧杯文罗裙。”其中紫碧纱文双裙、丹碧杯文罗裙皆为双色拼接间裙,紫碧、丹碧是指裙片的颜色。纱、文、罗指材质。此时期间裙大多由双数的双色裙片异色拼缝而成,裙片数量有四、六、八片,最多为十二片[6],裙片布幅较宽,裙装腰位正常,色彩对比强烈。

南北朝时期,间裙被广为穿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的北壁中的侍女、北齐徐显秀墓饮宴图中的伎乐女、东壁壁画备车图侍女等均穿着了款式不一的间裙。从壁画上来看,此时期的间裙腰位提升,出现了腰位高束于胸上的款式[8],裙摆宽大,拼片数量以六片、八片居多。另外,除了等宽拼接的间色裙,还出现了不等宽裙片拼接的款式(图4)。此时期间裙的颜色和结构相对前朝有所改变,但变化不多。

图4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中的间裙Fig.4 The jian skirt in the mural painting of xu xianxiu’s tomb in the northern qi dynasty

唐以前,间裙一般以裙片颜色命名,例如阿斯塔纳墓中前秦《衣物疏》中记载的“紫碧裙”“绯碧裙”、十六国时期《赵阿兹衣物疏》中的“绯缥帬”、《夏侯妙妙衣物疏》中的“青白帬”以及《孙狗女衣物疏》中的“绯碧帬”[9]。结合晋至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中的裙装颜色可知,当时以红-绿颜色最为常见,此外还有青-白、红-白、红-黑等色彩组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流和战争带来的民族融合,西部、北部民族的审美观影响深远[10],在服装和器物上出现了更多欢快、明艳的色彩组合,有些服装用色打破了典籍规定,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云:“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朱紫玄黄,各任所好。”可见北朝时期服饰用色自由开放,因而此时期出现以红-绿等对比色搭配的间裙便不足为奇,此种色彩搭配视觉效果强烈,起到了显著的装饰效果,符合当时的服饰审美。

根据学者梳理的晋十六国时期《衣物疏》记载的服饰色彩出现频率可知,白、赤、青、碧等色系为此时期女子服饰的常用色[9],而间色裙正是在常用色彩基础上进行的搭配。在这些常用色的组合中,红-绿、青-白、红-白、红-黑属于对比色或中差色搭配,效果明快醒目,装饰性强,这是被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

唐代初期,间裙开始盛行。此时期,随着纺织业的发展,间裙种类增多,款式多变,裙片数量开始激增,精湛的缝纫和裁剪技术也促进了多片间裙的发展,在款式造型、色彩组合和裙片拼接方式上均出现了新的设计,成为女性着装的主流服饰,同时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裙装也产生了影响。

目前,虽然唐初间裙的实物较少,但出土的陶俑、绘画等文物以及流传至今的文献均能为研究间裙提供大量参照。本文作者借助这些资料,从款式造型、色彩和裙片拼接方式三方面来分析唐初间裙的形制变化。

2.1 款式造型

唐初间裙的造型变化主要体现在裙片数量和裙腰位置两方面。此时期,间裙裙片不仅有六破、七破、八破、十二破,还出现了密如条纹的多片款式。《新唐书》记载“天后,我之匹敌,常着七破间裙。”其中的“破”字被认为是“剖”字,“七破间裙”是指被剖成了七道异色相拼的裙装[11]。《新唐书·车服制》记载“凡裥色衣不过十二破”,是指官方规定间色裙裙片数量不能超过十二片。但实际上,间裙的裙片数量已远不止十二片,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206号墓(公元689年前后)出土的泥头木胎女俑,衣饰为面料制作,保存良好,清晰地展示了红、黄二色的间裙,由三十余片拼贴制成,腰位有高腰(图5(a))与齐胸之分(图5(b))。有学者认为,这组俑的衣着是唐武后长安歌舞伎服饰的真实反映[12],可见这些俑衣无论是从裁剪方式上还是颜色上都能一定程度地代表当时真实的间裙服饰。

2)如图6b所示情况,掘进机虽发生偏移,但其运行趋势逐渐靠近设计轴线,此时亦不需要过度干预,继续保持有利运行趋势。当偏移量足够小时,需要反向调整掘进机角度,防止掘进机向设计轴线另一侧发生偏移。

(a)高腰 (b)齐胸图5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206号唐墓俑的红黄细条纹间裙Fig.5 The jian skirt of figurines in tang tomb 206 astana, turpan, xinjiang

这样的多片间裙需要精细地裁剪、小心地处理裁开的毛边、准确地拼缝,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裙子的工艺要求和制作成本。

唐初流行高腰间裙,腰线位置和裙片数量均有变化。唐太宗时期,间裙延用隋朝款式,裙腰常高束在胸部以上,在腋下系结。相传在阎立本所作的《步辇图》中,能清楚地看到这种高腰间裙。图中侍女所穿间裙由红绿双色组成,裙片为中等宽度,推测由十二片拼接而成。

唐高宗时期,女子所穿间裙款式多为高腰乳下式。在昭陵墓葬群的韦贵妃墓壁画中,就有多个穿着高腰乳下间裙的侍女形象。除此之外,韦贵妃墓壁画中的仕女所穿间裙(图6)的裙片明显窄而细密,也印证了唐初间裙款式精细的特点。

图6 韦贵妃墓《双髻女侍图》中的高腰窄条间裙 Fig.6 The high waisted narrow stripe jian skirt in “the painting of double bun waitress” of imperial concubine wei’s tomb

2.2 色彩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晋至唐初时期的间裙皆为双色拼接,唐以前间裙色彩搭配种类较少,且以红绿配色较为常见,而唐初的间裙除魏晋常见的色彩搭配外,另有红-黄、黑-白、黑-蓝、红-蓝等丰富的颜色组合。这些色彩搭配在唐初的段简璧墓、李震墓、燕妃墓等壁画(图7)中均有体现。

(a)段间璧墓壁画 (b)李震墓壁画 (c)燕妃墓壁画 图7 唐初墓壁画中的间裙Fig.7 Jian skirt in murals of tang tomb

较为先进的唐代染色技术,使得唐初间裙色彩搭配丰富,配色鲜明艳丽,不仅发展了传统染色技术,同时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多种新染料[13]。据有关记载,唐代染料多达三十余种,染色色谱齐全。《唐六典》的《少府监》记载“……练染之作有六,一曰青,二曰绛,三曰黄,四曰白,五曰皂,六曰紫。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皆率其属而修其职焉”。也就是说当时的少府监下设的练染坊有6个,分别负责青、红、黄、白、黑、紫六大色调的染练。每一主色调下染色的织物又可分为不同色阶,如红有银红、水红、绛红等;

青有蛋青、天青、藏青等;
蓝有翠蓝、宝蓝等[14]。唐初的印染技术已十分先进并被广泛应用,利用六大色调染色的面料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中均有出现。史料和壁画等文物所展现的间裙色彩搭配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均能实现。

2.3 裙片拼接方式

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解决了裙装制作时布幅宽度限制的问题。采用斜裁的方式,将布从中间略倾斜地裁成直角梯形,将裁片的窄端作为腰部,宽端作为底摆,拼合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这种斜裁的制衣方式在秦简《制衣》篇有记载,被称为“交窬”[15]。黄宗羲在《深衣考》中提到“盖要中太广则不能适体,下齐太狭则不能举步,而布限于六幅,两者难予兼济,古之人通其变,所以有交解之术也。”这里的交解之术,就是指斜裁[16]。利用斜裁调整服饰腰围与下摆宽度,使其腰部适体,裙摆宽大方便行走。此种裁剪方式既能合理利用面料,又能通过简单的裁剪变化来提高服饰的功能,满足服装造型需求,因而在我国传统制衣中一直有所应用,而唐初间裙则是继承并发扬了此种斜裁方式,并形成了独特的美感。

唐初流行的间裙虽少有实物留存,但阿斯塔纳墓中泥头木身俑服饰与日本正仓院留存的受到中国间裙影响的多色拼接间裙残片结构[17],均能为间裙斜裁拼接提供佐证。间裙由多个裙片拼接而成,裙片数量越多则形成上小下大的造型越明显,可在不施褶裥的情况下调控裙腰和裙摆的宽度,形成裙身的立体喇叭形效果。斜裁拼接是最为便捷的造型变化方式,先将两种颜色的布幅正裁成数个竖向布条,再将其以相反方向斜裁分开,形成两种方向的梯形布片,然后颠倒布片,使小端向上,色彩交替排列,再拼接形成裙身。裙片数量越多,越能够控制裙腰宽度与造型变化,32片间裙的裁剪拼接方式示意图如图8所示。

图8 唐初多片间裙裁剪拼接方式示意图Fig.8 Diagram of cutting and combining mode of multi piece skirt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唐初的间裙,除裙片数量明显增多、色彩丰富外,在裙片的交替拼接方式上也多有变化,除了宽窄一致的裙片拼接,还出现了宽窄交替的裙片拼接方式,以及直裁裙片与斜裁裙片拼接等[18]。但无论哪种裙片拼接方式,使用斜裁都不失为最便捷有效且节约的方式。

总体而言,唐初的间裙虽仍是双色拼接,但变化更多样,仅仅利用拼缝就将服装的色彩、造型变化展现得异常丰富。

3.1 间裙消失的原因

间裙虽在唐初盛极一时,却并未延续,而是在巅峰过后消失在服饰历史长河中,推测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1)唐初的间裙设计已经发展至顶峰,裙片数量越来越多,致使裁剪和缝纫难度加大,较窄的裙片在裁剪和缝纫时容易出现丝缕不正等问题,高精度的要求、大量的工时耗费、过多缝份造成的材料浪费都成为多片间裙的弊端。《旧唐书·高宗本纪》中就有记载:“其异色绫锦,并花间裙衣等,靡费既广,俱害女工。”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装饰方法单一的双色拼接设计在唐初发展到了极致,很难再有所突破。

(2)唐朝染织业发达,刺绣、印染等多样化装饰手法日益丰富且完善,型染夹缬、提花织造等技术大幅提升,服饰制作成本迅速下降,质量和效果明显优化,图案变化丰富,容易融入吉祥寓意且制作灵活快捷。相比之下,间裙的装饰显得单一和僵化,使得图案替代了色彩拼接成为服装装饰主流。

(3)自盛唐开始,女性在服饰上追求奢华宽大,间裙整体窄而长的样式不符合当时的审美,因而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3.2 间裙的设计理念

间裙自形成至唐代初期发展成熟,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服饰特点,巧妙的设计使其蕴含了丰富的节奏美和对比美。间裙的斜裁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在制作时所奉行的节约与惜物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中式裁剪的功能美。这些审美理念与造物思想在经历了千年后,依旧值得现代人学习,并为当今服饰设计带来启发。

3.2.1 节奏美与对比美

间裙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极强的节奏美与对比美。间裙采用了面与面的竖向重复排列,这种规律性的设计体现了鲜明的节奏感。同时,间裙多采用鲜明的对比色,使得裙身形成大面积的对比效果。在装饰手段较少的情况下,在解决幅宽不够问题的拼布工艺中融入色彩、布片宽窄及数量的变化,将结构所必须的拼合工艺合理美化,使其成为一种装饰手法,增加了裙装的变化和美感,形成大气、流畅的视觉效果。间裙设计呈现了变化统一的艺术规律,所含的服饰美学反映了古人的设计智慧与审美情趣,是传统服饰中的优秀示范。

3.2.2 惜物美与功能美

在我国传统服饰的制作中,敬天惜物的原则贯彻始终[19],间裙也不例外。按照正统的服装制作观念,衣片应该是正裁的,清朝江永撰《深衣考误》中记载:“深衣者圣贤之法服,衣用正幅,裳之中幅亦以正裁之,唯衽在裳旁,始用斜裁。”[20]正裁被赋予了规矩中正之意。但是,为了不浪费布匹,在实际制作时灵活地调整了剪裁方式,将正裁与斜裁相结合,体现了古人应时应变、勤俭节约和敬天惜物的精神。

间裙延续并发展了斜裁的方法,不拘泥于正裁的礼制,通过结构的互借实现造型变化,没有多余的边角料浪费,实现了面料的零废弃,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布料的充分利用,是“物尽其用”的朴素观念的体现,体现了古人克勤克俭的节约美德。

间裙采用斜裁的裙片拼接方式,收腰和展摆都利用裁剪与拼缝完成,仅调节裙腰和裙摆的宽度便可实现造型变化。这种巧妙地利用款式线实现结构功能的技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剪裁的理性精神,值得学习与借鉴。

间裙是我国传统服饰在结构技术、造型设计及文化审美等方面的优秀代表,承袭了巧妙的交窬斜裁方式,并结合时代审美不断发展,演化出多种多样的款式造型和风格。唐初的间裙以高腰线、裙片密集及色彩搭配丰富为特征,通过斜裁拼接的制衣方式,既最大程度地节约了面料,又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实现了丰富的款式变化,是对先人制衣智慧的传承与提升。传统间裙的设计蕴含了节奏美与对比美,惜物美与功能美,是条件制约与审美追求的合理平衡。这些制衣技术和设计理念不仅为后世服装技艺和服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当代时装设计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款式服饰色彩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毛纺科技(2021年8期)2021-10-14动物“闯”入服饰界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1年3期)2021-07-21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雪人的服饰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19年12期)2020-01-15Dream Bag小资CHIC!ELEGANCE(2018年17期)2018-06-15神奇的色彩(上)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1期)2017-04-26春天的色彩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最火的单品款式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推荐访问:形制 设计理念 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