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范例推荐)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1  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难点:对直线的*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范例推荐)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1

  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对直线的*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对直线的*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设计简介:

  因为这是初三总复习节段的复习课,在这之前已经复习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象,而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没有涉及实际应用。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我开门见山,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联想回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图象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一:

  (1)、指出下列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①y = x +1;②y = - x/5;

  ③y = 3/x ;④y = 4x ;⑤y =x(3x+1)-3x ;⑥y=3(x-2);⑦y=x/5-1/2。

  (2)、下列给出的两个变量中,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A、少年儿童的身高和年龄;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

  C、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D、匀速运动中速度固定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对于函数y =(m+1)x + 2- n,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为正比例函数?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为一次函数?

  3、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k,b的符号与直线y=kx+b(k≠0) 的位置关系:

  k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k≠0) ;b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 。当k>0时,直线 ; 当k<0时,直线 。

  当b>0时,直线交于y轴的 ;当b<0时,直线交于y轴的 。

  为此直线y=kx+b(k≠0) 的位置有4种情况,分别是:

  当k>0, b>0时,直线经过 ;当k>0, b<0时,直线经过 ;

  当k<0,b>0时,直线经过 ;当k<0,b<0时,直线经过 。

  基础训练二:

  1. 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

  2.直线y = - 2X - 2 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

  是 。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行的直线是 。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

  7、若函数y = ax+b的图像过一、二、三象限,则ab 。0

  8、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9、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10、将直线y = -2x-2向上*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将它向左*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综合训练: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五、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设计上看,我自认为知识全面,讲解透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讲练结合,训练到位,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什么漏洞。因为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展示给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多,训练题也比较多,所以我选择在多媒体上课。应该说在设计之初,我是在两种方案中选出的一种为学生节省时间的复习方法,课前的工作全由教师完成,教师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可没想到,在课的进行中,我就听到有的教师在切切私语,都是初三学生了,怎么好象没有几个学习的。我也感觉到这节课确实有一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致于面对简单的问题都卡,思维不连续。纠其原因,是我没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态。

  课后我找到了科代表,请他们协助我一同反思本节课的优缺点,并把在以往的章末复习时曾采取过的另一种复习方案阐述给他们听,就是课前先把所有的复习任务都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查阅资料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并收集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自己编题,同时要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做出来,尽量要一题多解。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汇编,在汇编过程中要去粗取精。课堂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主角,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成果共享,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收获着自己的收获。台上他们是主角,台下他们也是主角。

  但是在初三总复习时,我理解学生的忙,所以能包办的我就一律代做,以为这就是帮学生减轻负担,学生自己去做的事是少了,可是需要学生被动记忆的知识多;教师把一节设计的井井有条,想要学生在这一节课里收获更多,但被动的学生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中去,降低了课堂效率,又把好多任务压到课下,最后教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的想法还是落空了。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2

  实验课程标准教材第七册《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00以内的数和数位顺序,计数方法的基础上,教材中列举了少数简单的例来说明原始的数方法,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又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因为学生已具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所以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数的产生”的资料,不仅渗透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教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真正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有趣的画,想看吗?

  师:(课件出示用数字组成的美丽图画)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这是一个调皮的兔娃娃,正朝大家做鬼脸;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们在这几幅图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幅图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数不仅可以组成有趣的图画,而且数在我们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你们能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数吗?

  生:做衣服要买多少布,要用到数;要付多少钱,需要用到数;……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数!这节课我们来一起了解“数”。(板书:数)

  反思:采取美丽有趣的动画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了解数的产生。

  师:同学们在课前都收集了很多有关数的资料。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把你们的资料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都很有价值。(教师边讲边出示课件)人类对数的认识就是从结绳计数开始的,那已经是300万年前的事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各国相继出现了自己国家的数字,到此时数已走过200多万年了。后来,商品交换的发展推动了数的发展,又出现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这个过程又经历了900年。数就是这样产生的。

  2、独立探究,归纳总结十进制计数法。

  (1)导入数位和计数单位。

  师:数发展到今天,它在生活中已经被运用得非常广泛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数(出示课件)。

  截止20xx年年底,我国小学在校学生有125434700人,还有1135400名贫困儿童上不起学。

  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而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失的一次性筷子45000000000双,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

  师:上面的这些数你们会读吗?

  生1:我会读20xx、1135400。

  生2:我会读125434700,其它的数太大,读不出来。

  生3:我想要是有数位顺序表就能读了。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数位,跟我们的祖先想到一块去了,为了更方便地读出这样的大数,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数位和计数单位。

  反思:创造地使用教材,将数位的产生融入数的产生这样的大背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位产生的必要性。

  (2)探究十进制计数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稿纸,试着把这张数位顺序表(表略)补充完整。

  生独立填表,然后展示作品。

  师:谈一谈你为什么要这样填?

  引导学生弄清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

  师:(课件出示完整的数位顺序表)对于这张表,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千亿后面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知道?

  生:这说明千亿后边还有更大的单位。

  生:照这样说,个位的右边也应该有省略号。因为还有比个位小的单位,像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师:你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呀!的确,还有比个位小的单位,我们以后会学到的。

  反思: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并在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教学环境中发现数,体验数,感悟数。

  三、自主构建,认识自然数

  1、联系实际生活,引出自然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数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刚才老师出示的`那些大数你们会读了吗?

  学生读数。

  师:像这样的数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些吗?

  生1:我们班有52人。我们学校有403人。

  生2:我们教室有2块黑板,4个窗户、52个凳子……

  生3:我有7个本子、1个书包、3斤饭票……

  ……

  师:这些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什么呢?请看电脑(课件出示)。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自读解疑,理解自然数的含义。(略)

  反思: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主构建是成功的,教师不仅教会了学生自主的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四、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56053457000)

  师:看到这个数,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个数读作五百六十亿零五千三百四十五万七千。

  生2:我还知道它有11位数,最高位是百亿位。

  生3:我知道第一个“5”在百亿位上,表示5个百亿;第二个“5”在千万位上,表示5个千万;第三个“5”在万位上,表示5个万。

  生4:从数级上说这个数是由560个亿、5345个万、7个千组成;要从数位上说它是由5个百亿、6个十亿、5个千万、3个百万、4个十万、5个万和7个千组成的。

  反思: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深化理解,从而使各个知识点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和整合。

  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和生活和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本节课通过用数字组成的美丽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数的产生”的资料、信息,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学生认识中的原有资源。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资源。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上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富有挑战的“再创造”。在本节课中,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贯穿在数发展历史的背景中,将自然数、分数、小数,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自主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建构。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

  教材背景分析:

  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会从1数到20,并且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在此基础上认识100以内的整十数,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本案例旨在于计数单位“十”的深化和计数单位“百”的建立,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整十数的表象,看到几捆小棒就知道是几十根,听到几十根就能摆出几捆小棒,通过动手摆,动口说,使学生能正确地点物数数。正确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和一百的写法及“个位”、“十位”、“百位”三个数位的排列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亲身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

  3、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表达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4、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建立十个十是一百的概念 。

  教学难点:

  “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位”、“十位”、“百位”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具:、计数器、两捆小棒。

  学具:准备10捆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导入

  谈话: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朋友---小棒。曾经通过数小棒学习认数,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数小棒、拨计数器的办法认识更大的数。

  2、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

  数完后,提问:数完10根小棒后可以怎样呢?(数完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捆小棒是多少根?它表示一个什么?

  再摆一捆小棒,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3、认识整十数

  出示3捆小棒,提问: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6捆小棒,提问: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话:每捆小棒是10根,3捆是30根,6捆是60根,4捆呢?8捆呢?现在我要你们拿出50根小棒,你们怎么拿?谁能十根十根地数给大家看?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一共拿出10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分小组活动。

  同桌一组,先在小组里数一数,数完后,提问:10捆小棒一共有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十根十根地数一数(十、二十、三十、四十……九十、一百)

  组织学生交流:我们知道1捆表示一个十,10捆表示10个十,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贴出:10个十是一百)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提问:这一大捆表示多少?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

  4、小结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像10、20、30、50、60这样的数,都可以叫做整十数,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认识整十数(出示课题:认识整十数)。齐读课题。

  评:通过捆小棒,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亲身经历捆小棒的过程,感知整十数,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经验,人人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切实掌握了整十数。

  二、 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

  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猜,再按要求圈、数,后交流,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十个十个的圈?。

  4、快速反应。老师举出“4捆”、“7捆”、“1大捆”让学生说数,反之老师说数让学生举出小棒。

  评:练习三题,层层递进。老师扶着学生走。教给学生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去数,为以后数数打下了基础。一年级孩子比较小,有很多是需要去模仿才能学会的本领,老师就应该领着学生走,学生才会跑。

  三、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一)、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介绍计数器:上学期,我们曾经见到过一位朋友,(出示计数器)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计数器上的数位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这两个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十位在第几位?十位的左边应该是什么位?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齐读。

  (二)、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教师边拨珠边说)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上4个珠子,表示4个什么?4个十是多少?四十怎样写?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

  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

  提问:在计数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什么?是多少呢?那么一百怎么写呢?

  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写0。

  评:在本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写40、80、100,并让学生自己说说四十怎么写,八十怎么写,一百怎么写。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读法和写法。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始终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智慧。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一张图,组织学生讨论:图中哪一位上拨了几颗珠子?为什么这样拨?出示后面3张图,让学生独立画一画。画完后,组织学

  生讨论: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2、老师拨珠,学生边读边写数:十位分别拨上“3颗”、“5颗”、“9颗”,百位拨上“1颗”。教师巡视如果发现十位或个位漏写0的要让全班学生判断对错,并强化训练。

  3、“想想做做”的5题。

  独立填写后,一人报答案,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方框里填数,填好后,指名读一读。再讨论:两条直线上的数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你是怎样想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评:练习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知识,体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

  小结:今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十数(指黑板)和一百,学会了如

  何读、如何写,还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们的顺序排列。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十个十个的包装的,人们在数什么东西时喜欢十个十个的数。下节课再来比一比,谁找的多。

  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并产生共鸣。感受到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反思 】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可以分为:一,理解教材知识,二、知识之间的转化。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先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的来龙去脉,再引导学生把书本的知识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由扶到放。先让学生通过拨一拨直观的感知在计数器上,几十就是在十位上拨几颗珠子,写的时候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没有,就写0。学生在拨一拨,写一写的过程中,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知道了整十数的写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操作中体验。理清知识的原委。之后安排的学生自己拨数自己写的活动,则放开手脚,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真正把书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操作中感悟。同时这个过程又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由发挥,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不但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将这种热情不断延续,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里。以促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数学奥秘的活动中,体验到数学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智慧。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阅读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1)

——《认识梯形》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

《认识梯形》教学案例与反思1

  认识梯形是概念教学课,而空间图形的概念往往又有着其特殊的联系性。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行四边形,并已正确掌握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从三角形、*行四边形着手,引导出梯形,用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梯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我始终以此理念为宗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梯形,这是一种直观感知的过程。接着学生通过动手创造梯形,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也初步建立了梯形的表象。然后通过观察、对比、交流,逐步建立了梯形完整的表象,同时揭示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只有一组对边*行。最后在自学中,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培养解读文本的能力。

《认识梯形》教学案例与反思2

  这个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等*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为本次活动的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较的抽象,我就通过各种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从而实现将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的原则。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活动中,一下子就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认识了梯形。

  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我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从认识梯形----等腰梯形,然后再是各种图形的混合体,最后是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操作,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遇到困难,都是大人及时解决,幼儿很难得到锻炼,也不会主动克服困难,要是让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后,就会有种从没有过的快感,从心底里得到满足。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跨越过去,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我运用机器人来让幼儿寻找梯形,其实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因为机器人身上有那么多的梯形,幼儿容易混淆。还有一点在机器人头部这个梯形上缺了一点点的线没有连接起来,就是要让幼儿发现没有围起来的不是梯形。我还请幼儿上来给它变变,使这个图形变成梯形。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比较有难度,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认识梯形》教学案例与反思3

  在今年的教学开放月中,我讲了《认识梯形》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梯形及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对于梯形,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从未接触过,但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

  相对来说这一课教学内容较多,但实际教学时还是比较顺手的,因为有*行四边形的学习作铺垫,学习过程也与*行四边形的学习过程相类似,先做梯形,比较与*行四边形的区别,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最后做练习。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梯形的特征。在交流梯形的特点时,紧扣教材中的问题进行,通过对比突出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行的特征。在最后的教学中,有意安排了一些通过折、拼、剪等图形之间转换的操作活动,我想这对学生继续学习、探究*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提供了方法上的`帮助。

  整个过程也较流畅,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多少困难,通过画、折、剪、拼等形式边做边学,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动手分、动手剪,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一些很有创造性的想法,也降低了孩子们思考的积极性。这节课上,我也注意了这点,但是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评价缺乏感染力,这点是需要在

  以后教学中多注意的,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之间开展评价,而并不只是简单的:“你同意吗?”“对不对?”

  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以至于每个环节都很匆忙,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不应面面俱到,要有重点。抓住重点、难点进行突破。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力求使每一节课更高效。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2)

——《颐和园》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3篇

《颐和园》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1

  小黑板出示下面两句话: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刚才,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昆明湖的静与绿。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边说边擦去滑,换成划。)

  (课堂上出现片刻沉默,学生们在思考。)

  生:我认为不行。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我和妈妈在玄武湖划过船,我发现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所以我认为不能改用划字。

  (教师赞赏地点了点头,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还有一个理由。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生:我还有一点补充。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

  生:老师,我想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作一个总结。这儿应该用滑字,只有用滑,才能写出昆明湖的静的特点。用划不但写不出静,反而破坏了静。

  师:(将划还原成滑)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从一个滑字中,我们不但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更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希望同学们在*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词语,把作文写生动。

  (学生再次朗读上面两句话。)

  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亦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故意设谬,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学生在联系上下文驳谬的过程中,思维的敏锐性、严密性、发散性也得到了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但如此,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颐和园》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2

  小黑板出示下面两句话: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刚才,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昆明湖的静与绿。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边说边擦去滑,换成划。)

  (课堂上出现片刻沉默,学生们在思考。)

  生:我认为不行。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我和妈妈在玄武湖划过船,我发现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所以我认为不能改用划字。

  (教师赞赏地点了点头,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还有一个理由。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生:我还有一点补充。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

  生:老师,我想对前面同学的发言作一个总结。这儿应该用滑字,只有用滑,才能写出昆明湖的`静的特点。用划不但写不出静,反而破坏了静。

  师:(将划还原成滑)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从一个滑字中,我们不但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更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希望同学们在*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词语,把作文写生动。

  (学生再次朗读上面两句话。)

  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亦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故意设谬,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学生在联系上下文驳谬的过程中,思维的敏锐性、严密性、发散性也得到了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但如此,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3)

——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与反思1

  [案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自然段,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狼我了三次碴。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

  二、读文质疑,读议解疑,学会读书

  1、读文质疑

  师: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读书思考后质疑)

  生: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

  生: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狼是怎样找碴儿的?它的态度怎样?

  生:它为什么要找碴儿?

  生:小羊是怎样讲道理的?(师摘要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读书会思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问题,真了不起。(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所提问题)

  2、读议解疑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可以四人一组讨论解决。(生自读后,展开讨论)

  生:我觉得温和就是善良,和蔼,温柔的意思。

  师:你能温和地跟大家说一句话吗?

  生:亲爱的小羊,我真为你担心!

  生: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

  生:狼是有意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实际上是想吃小羊。

  生:小羊跟狼讲道理说自己在下游,狼在上游,自己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它讲话的态度很温和。

  师:谁来指一指哪是上游?哪是下游?(多媒体显示图画)

  师:学完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真是气人,狼为什么非要找小羊的碴儿,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不是很好吗?

  生:狼是不会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的,因为它想找借口吃掉小羊。

  3、感情练读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谁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其他同学都来当小老师听一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师:请大家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引导评价)

  生:他读出了狼说话时有意找借口,盛气凌人的语气。

  生:他把小羊说的话读得很温和,但是没有读出小羊小心翼翼据理申辩的语气。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能把这段话再读一读吗?

  三、总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师:我们在学习狼和小羊第一次对话时,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生:先读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再读书讨论弄懂问题,最后练习感情朗读。

  师:我们还用这种方法学习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对话。请大家自由结合分成学习小组,先读读课文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内容再讨论解决,最后练习分角色感情朗读。(多媒体显示学法)

  生:(自读思考后,小组讨论学习)

  师:(巡视指导交流)

  师:哪一组来汇报一下学习情况。

  生:狼第二次找碴儿比第一次态度更坏了。它气冲冲地说,不管小羊怎么申辩,都是坏家伙。

  师;你能用气冲冲的语气跟大家说一句话吗?

  生:凶恶的狼你真是个坏家伙,总想办法找借口干坏事。

  生:狼又找一个借口,说小羊去年在背后说它的坏话,这个借口真可笑,那时候小羊还没生出来呢!

  生:小羊真可怜,它在向凶恶的狼求情,和它讲道理也没有用。

  师: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哪一组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一读。

  师:自学了这一段你对狼和小羊有什么看法?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自主探究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虽然小羊驳倒了狼,但是穷凶极恶的狼会就此罢休吗?请同学们用学习2、3自然段的方法独立学习第六自然段。(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生:狼第三次找碴儿,态度变得非常残暴,它骂小羊是个小坏蛋。

  生:狼找不到理由,只好说小羊的爸爸说过它的坏话,它不许小羊再申辩了,露出了原形,龇着牙向小羊扑去。

  师:凶恶的狼就要吃掉可怜的小羊(多媒体显示狼扑向小羊的定格画面),在它扑向小羊的一瞬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生:小羊被狼吃掉了。

  生:狼等不急了,扑向小羊的时候用力太大了,栽到河里,在河里挣扎着淹死了。

  生: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灵机一动,用它的小角猛戳狼的肚皮,狼疼得怪叫,这时候一位猎人听到了,一枪打死了狼。

  五、分角色表演复述故事

  [反思]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读贯穿始终。首先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其次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最后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既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发现探究式学习策略。

  纵观整个教学片段无论是引导学习2、3自然段,还是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学习4、5、6自然段,都体现了在教师创设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读议结合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深入领会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状态。另外小组合作形式多样,有两人组、四人组、自由结合组,在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3、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拓展想像。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即:读文质疑读议解疑感情练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另外寓言故事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教学课文结尾时,利用多媒体定格狼扑向小羊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在学生奇妙的想像中赋予故事新的结尾。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4)

——中学作文教学案例3篇

中学作文教学案例1

  说实话,在小学任教十多年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今年才第三年,最初不想教语文也就是怕作文教学无办法。这次听了袁智勇老师语段教学也颇受启发。袁老师的“走与跑”的描述也极为生动。根据我这三年的教学观察与实践,发现目前农村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缺乏素材,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其三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对抗、应付、依赖等不良心理。通过研究交流我认识到,学生缺少的是写作能力及写作品质,他们把写作文看成是一种任务,是为老师及家长完成任务而作。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促进学生了解自己,改进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想说,想写。

  评价还可以为创设更好的教学服务,即通过教学评价推动写作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写作水*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我们班李某某同学是独生子,家庭比较娇惯,加之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父亲经常外出打工,该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形成自由散漫、任性蛮横、污言秽语等不良行为。与此同时,经常与其他同学闹矛盾,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在班的影响也很大。每到班会时间,就成了大家的“诉苦”会,李晓阳同学的“批判”会,你一言,他一语。开始他默不作声,后来便和同学们争吵起来,这时,我就能深深地感到在他骨子里的娇横劲儿。我听腻了,也不愿多说,咋办?我在思索着......

  在前不久,学校按上级要求每班组织写《某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征文》活动,由于文体不限,我便拟定了十多个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挂起来,并用一节课进行了讲解。让同学们自选题目写。并告诉同学们:“最优秀作文要拿到市里评奖,较优秀的要在班里展览。”李晓阳便选定《我梦中的城市》写了一篇想象作文,梦见自己架飞机,在高空看城市的景象,自西向东描写的比较有顺序,想象的也比较合理。这是我出乎意料。经过读完后,我给他下这样的评语:你的进步很大,这是你的骄傲,也让老师自豪!”讲评时我在班里宣读,表扬。告诉他,他进步很大,他的作文要在班里展览。下课后,他的行为举动让人刮目相看,他主动地去帮别人扫地,洒水,主动捡掉在地上的纸屑、作业干净了,也按时完成了......

  近一段时间,只要他取得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们心灵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在班里也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他的错我也绝不姑息,我不大声喝斥,我会用严厉的目光提醒他。更可喜的是在近两周的周测中成绩他全部合格。三月份的两个习惯评分最高,获得同学们的信任。

  二、广泛阅读,善于积累提高小学生书面写作水*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就道破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环节。好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写作水*的提高;写作则是对阅读中体会到的知识的运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的数量的增加和阅读水*的提高。生活经历还不够丰富和学习的经验值也不高制约着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我们尽我们所能去课外广泛阅读,去积累有关词句。这样不仅可让他们了解作文,还让他们乐于写作.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渐渐用于写作中。人在青少年学习的知识,获得的经验,养成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要求学生每星期写一篇周记,每一单元做一次课内阅读积累,每两周写一篇读书体会或积累一段名段。另外课外活动中的阅读对于自主还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可以使他们学会做人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练习片段,难度相对较低,小学生容易下笔;多记日记,内容相对自由,小学生能从中积累材料。但这两种形式都只能鼓励多写,不能定量定得过于死,要鼓励创新,又不能放任自流,得把握好一个度。比如记日记,只要求他们把当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就行,在字数和思想上均不作要求,哪怕只有**淡淡的一两行文字。时间长了,他们因为经验的增加会有所改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课外小小的练笔,有利于小学生写作水*的提高并为小学生语言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袁志勇老师启发下,试做一种套路作文,先按袁老师语段练习的方法,先写记叙文的开头,在写记叙文的结尾,最后练习写记叙文主要事件。循序渐进,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再由段到篇。

  经验交流,相互促进。好的经验要推广,才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小学的写作教学也一样,这些看来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我们开始可以从最简单的哪怕只有一两句话的交流开始。时间长了,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由的交流,互相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三、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

  我首先是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个标准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其次,我认为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教师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同时让学生评改教师“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我想:“下水文”水*可能是高于学生,但这可以给学生一次跳起来摘桃子的机会,我会把往届优秀作文浏览一遍,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启发我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理解作文命题要求,把握写作主旨第三,我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放入“我的风采”里展示,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倍增,许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并经常主动交自己的习作请老师修改。

中学作文教学案例2

  一、指导思想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研讨下,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们教学生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人教,他们自己也能写文章。几年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多种题材的写作过程中锻炼写作兴趣,发展写作的创造力。结合教改的新思路,扩大好作文的范围,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工作要点

  1、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本课题有关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及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和模式。

  2、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张扬,不断提高学生习作的水*。

  三、研究内容

  本年度我们着力于习作课堂的教学研究:

  1、着力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养成习作习惯。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有趣部分。作文内容要让学生想表达,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让学生渐渐喜欢习作。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如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等方式,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社会批,面批,重批等。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所要追求的。

  (2)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但一旦习惯养成就会接响一生。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下列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谈、跳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己当堂修改,请别人修改的习惯;保存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2、着力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语言。

  (1)教师的习作指导课要研究一些新训练:如口语交际的训练、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序列作文的训练、实践应用的训练等。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作文,是作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要求,也只有训练和发展自己的语言,作文教学才有价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才有可能。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

  四、工作安排

  1、加强理论学习,每月召开一次课题例会,定期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同时抓好个人学习,随时将学习心得体会、教学随笔记载下来。把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组织教师向书本学习。发动教师查阅、收集、印发各种学习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作文教学的经验。

  2、搜集作文素材。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内到课外,以学生的生活、情感为出发点,选取作文素材。

  3、请进来,交流信息。邀请专家、学者上门指导,并作专题报告。

  4、走出去,吸收信息。每学期提供每位语文老师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回校后汇报、交流。

  5、鼓励教师上作文研讨课,对取得研究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6、重视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工作,包括实施计划、活动记录、理论学习材料、阶段性情况汇报、研讨课教案、专题总结等内容,使课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

中学作文教学案例3

  一、创设融入生活的情景

  过去的那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惟有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景,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不断促进情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为中学写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们在要求学生写作《我为妈妈做饭》这一主题时,首先带学生参观学校食堂的厨房,让学生对做饭有一种初步的感性经验,让他们对厨房有完整的认识,了解厨师是如何进行烹饪的,同时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母亲在煮饭时是什么情景,甚至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通过创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经验和感受,同时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翔实。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感受去思考,让他们进行讨论,将感性体会与理性体会相融合,进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利用课本来创设情景

  中学课本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课本中的素材,从而解决学生写作时无米下炊的问题。首先可以采取改编的方法,比如《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的情节戏剧性丰富,场面也比较简单,就非常适合改编成剧本。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来自己编写剧本,自己当一次作家和导演,对写得好的剧本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学生都写出了精彩的剧本,学生对于剧本人物性格的掌握和刻画也比较准确,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技巧;其次可以采取扩写的方式。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些课文,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比如说《乡愁》这首诗的可扩展空间就比较大,诗中“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这一段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游子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看到的却是一座长满荒草的坟墓,母子二人阴阳相隔,让学生以“迟到的归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学生可自由发挥,其中可以写母子离别的原因、离别的情景以及母亲在家思念儿子的情景等。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情景教学的应用还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营造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课堂环境能够消除学生因为紧张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让学生时刻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让他们能够勇于参加课堂活动;其次要创设实景,将教学过程交际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双向交流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在进行写作课堂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使用汉语让学生进行口头总结,通过这些情景创设活动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后要进行跟踪指导,强化课后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课内课外的情景化学习得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三、结语

  总之,在中学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方法必须要灵活多变,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要更好的解决中学生写作难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进而最大程度的挖掘出中学生的写作天赋,不断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5)

——《卖报歌》教学案例及反思3篇

《卖报歌》教学案例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乐曲《卖报歌》的创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

  3、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幼儿园音乐教案卖报歌: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乐曲创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体会当时报童艰苦的生活。

  3 幼儿园音乐教案卖报歌:活动准备

  1、故事介绍,报纸若干,歌曲录音等;

  2、聂耳照片、《卖报歌》视频、幼儿用书;

  3、教学PPT课件。

  4 幼儿园音乐教案卖报歌:活动过程

  一、介绍歌曲作者

  出示聂耳照片:小朋友们,认识图片上的叔叔吗?他叫聂耳,是我们*伟大的作曲家,我们的*就是他作曲的。他还为我们小朋友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卖报歌》,想不想来听一听?(播放歌曲一遍)

  二、介绍歌曲谱曲背景

  师: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这里有一个故事老师来讲给大家听。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出去散步,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声音很动听,想让他的朋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那里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著名词作家)或者安娥(田汉夫人)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曲子就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谱写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好吗?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2、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3、参考幼儿用书,用动作记忆歌词。

  4、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可以分小组唱、男女生轮唱等

  四、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谁能够根据歌词内容来表演一下这首歌曲呢?(边唱边卖报)(提示幼儿一边走一边手里甩着报纸,嘴巴里说“卖报喽,卖报喽……”)(可以参考视频)

  五、移情教育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再也看不到卖报的小报童了,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大教室里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小朋友的关爱,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家听大人的话,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好吗?

  活动延伸

  听爸爸妈妈说一说旧社会报童的故事,再到自己*时路过的书报亭看一看,了解现在卖报人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报纸杂志,尝试自己买一次杂志或报纸。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6)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案例及反思3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案例及反思1

  设计思路:

  课文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二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就抓住在理解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发现古诗的诗词诗意美、体会意境美、体验韵律美、拓展积累美几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 熟读成诵。读百遍,意自现。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读诗,使他们在和文本的直接对话中理解诗歌意思。

  2. 口诵心为。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诗词中的画面,在意境中浮想联翩,获得读诗的愉悦。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 三年级学过《西湖》,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2. 谁能用一些词语说说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3. 自古以来西湖的美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文人墨客,其中宋代诗人苏轼也是,他不仅发现了西湖独特的美丽,还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苏轼泛舟西湖吧!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课题,其他同学看古诗,从课题中能知道些什么?从哪知道的?

  4. 小结:了解了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苏轼写诗信手拈来,跟大家写日记似的,常常在题目中介绍一些写诗时的背景,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读。

  过渡:短短七个字的题目你们就能联想到这么多的内容,相信通过这首二十八个字的古诗,你们一定能品味出一个千姿百态的西湖。

  二、初读,发现古诗的"诗意美

  1.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挺清楚要求:第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第二,反复朗读,争取把它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一直读到这首诗顺口了、清爽了,如果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就更好了。

  2. 看见好多同学都读得有滋有味,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呢?(指名读)

  你能提醒一下大家这首诗中哪些词比较难读吗?带大家读一读。再请一组同学来把这首诗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得更好!师生合作接读古诗。

  【设计意图】

  〔音乐是流动的画,《*湖秋月》之优雅柔婉非常接近诗句意境。诗句在音乐中的再现,无疑引领学生感受到了带着情感的画面。〕

  三、品读,发现古诗的意境美

  (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光山色。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

  1. 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2. 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1) 水光潋滟

  ①借助注释说说第一句的意思。(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是多么美好!)

  ②你从诗句中那个词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潋滟)

  ③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我们一起来积累这些词语。

  ④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太阳)想像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

  小结: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

  (2)方好

  ①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好!美!妙!奇!……)诗人怎么表达?(方好)

  ②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水光潋滟的精致,山青水秀的景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

  ③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这一抹阳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齐)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1. 山色空蒙

  (1)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借助注释来说一说?(雨天,西湖云雾迷茫,也是那么奇妙!)

  (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样的景象?(苍翠欲滴)现在呢?(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山色空蒙)。

  2. 亦奇

  (1)闭眼想象一下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见这样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奇妙)把你的感受带入诗句当中读一读。

  (2)晴空万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这朦朦胧胧的西湖奇妙吗?(也奇妙)

  (3)从哪个字当中你读出了“也”?(亦)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诗文当中常常用到。

  (4)西湖的美景是这样的出神入化,带着你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情境对话:

  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他自己办公的地方就是在西湖边,西湖在夏日里时晴时雨的景象也常常看见。此时,苏轼和朋友看到不同天气下的西湖,苏轼和他的朋友边喝酒边聊天,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选择刚才我们学过的词语用一用,比较一下晴天西湖和雨天西湖的不同,同桌互相演一演。

  让我们像老朋友聊天似的说说这变化万千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们沉醉在这变幻的美景中,闭上眼赞美一下这奇妙的景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领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

  (2)西子是谁?(西施)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3)插入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老师补充的有关西施的小材料。

  (材料补充: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通过材料,西施你读到了西施是怎样的美丽?(生答)所以我们夸赞一位美丽的女子常常说她有沉鱼落雁之美。

  【设计意图】

  〔“西施”是诗中的意象,苏轼借西施以喻西湖。此处重墨渲染意象之美,旨在下环节借意象和意景的重叠,感受西湖独特的美丽,更感受文字之传神。〕

  2. 淡妆浓抹总相宜

  (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浓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淡妆)。

  (3)总相宜

  A.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看看诗人的怎么赞美的?(都好)你如何知道?(总相宜)

  B.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男生,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4)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么?(还在赞美西湖)谁读懂了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5)引读:女生,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美丽的西湖,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浓抹的美,领略到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设计意图】

  〔强调重叠,借诗句中的比喻,铺呈西湖和西施之神似,使想象到的不仅仅是画面,理解的不仅仅是文字。重叠中西湖独有的艳丽淡雅,温柔清丽犹如西施之美呼之欲出。〕

  四、颂读,发现古诗的韵律美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到杭州时所作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人间天堂的奇景的时候,你们猜猜,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五、赏读,发现古诗的独到美

  1. 苏轼用眼睛发现了美,用心灵感受了美,更用这首流芳千古的名诗记录了美,这份美令古今中外多少游人为之沉醉,流连往返哪。

  苏轼笔下的西湖真美啊!描写西湖的诗作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夜泛西湖》

  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示:

  (1)背一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

  (2)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3)讲一讲(做一个小导游介绍诗中所描写的西湖)

  小结:西湖晴也美,雨也美;昼也美,夜也美。通过诗人的笔触西湖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在历史的长河里像苏轼一样博学多才的诗人数不胜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看西湖,都有不同的景致,这些景色虽看似*常,但诗人却有心捕捉,对此,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学会欣赏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美丽,这些美丽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描绘!

  六、总结全文,交流收获

  1. 我想您今天学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你一定会有一种深深的感触,以后你如果有机会到杭州去的话,我想你一定会去看一看一条湖——

  没错,到了这条湖上,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人——

  想到苏轼你一定会轻轻地吟诵一首诗——

  来,轻轻地吟诵——

  来,让我们一起来,站在湖边,站在苏堤上,欣赏西湖美景,感慨万千,你在心头情不自禁地轻轻吟诵——

  2. 从此,你和苏轼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从此,你对西湖美景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百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七、作业设计

  1. 收集有关描写西湖的古诗。

  2. 学习联想手法,以“————的————”为题,写一片段的景色描写。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西湖山水  晴——方好

  联想 (比西子)         总相宜

  (美)   雨——亦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7)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 (菁选2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1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初步的分类思想。

  3、使学生主动的参与特定数学活动,通过实验猜测,自主探索,灵活选取适当的算法。

  4、通过实验,猜测,互相合作,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用

  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赢了3球,在客场以1∶3输了2球,那么两场累计甲队净胜多少球? 如果把赢球记为+,输球记为-,可得算式:

  填写表中净胜球数和相应的算式:

  赢球数

  净胜球数

  算 式

  主 场 客 场

  +3 +2 5 (+3)+(+2)=5

  -3 -2 -5 (-3)+(-2)=-5

  +3 -2 1 (+3)+(-2)=1

  -3 +2 -1 (-3)+(+2)=-1

  -3 +3 0 (-3)+(+3)=0

  0 -3 -3 0+(-3)=-3

  你还能举出一些关于有理数加法的例子吗?

  二、数学实验室:

  1. 如图,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先向正方向移动3个长度单位,再向负方向移动2个长度单位,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请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2. 把笔尖放在原点,先向负方向移动1个长度单位,再向负方向移动2个长度单位,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请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3.仿照上面的做法,请在数轴上呈现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笔尖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1、任意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多少?

  2、两个有理数相加时,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

  3、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三、讨论、交流尝试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2)=5 同号相加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

  (-3)+(-2)=-5 符号一致, 和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加数绝对值之和.

  (+3)+(-2)=1 异号相加当两个加数绝对值不等时,和的符号与绝

  (-3)+(+2)=-1 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加数较小的绝对值.

  (-3)+(+3)=0 当两个加数绝对值相等时,两个加数互为相反数,和为零.

  0+(-3)=-3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这样我们就得到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例题教学:

  计算: (1)(-180)+(+20) (2)(-15)+(-3)

  (3)5+(-5) (4)0+(-2)

  小结: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1)分类型;(2)确定和的符号;(3)确定和的绝对值.

  五、练习题:

  1.计算: (1)100+(-20) (2)(-20)+(-15) (3)(-65)+(+15)

  (4)(-8)+8 (5)(-2)+0 (6)(-24)+(+32)

  2、计算:

  (1)(- )+(- ); (2)(2 )+(+3 ); (3)(+19 )+(-11 );

  3、解答题:

  (1) 已知 ⑴ 求 ⑵ 若又有 ,求 .

  (2) 某出租车沿公路左右行驶,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某天从农工商出发后到收工回家所走的路线如下:(单位:千米)-8 , +3 , -9 , +7 , +2,

  ⑴ 问收工时在农工商的哪边?距离农工商有多少千米?

  ⑵ 若该出租车每千米耗油0.5升,问从农工商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难点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设计

  1.阅读P30页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1)3-(-5)=3+;

  (2)(-3)-(-5)=(-3)+;

  (3)(-3)-5=(-3)+;

  (4)3-5=3+.

  2.依据上述问题的解答,归纳: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运算,

  有理数减法法则:.

  3.仿照P31例3计算

  【展示交流】

  活动一:

  10-(+3)=10+(-3)和(-10)-(-8)=(-10)+(+8)成立吗?若成立,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等式中运算有共同点吗?

  (2)等号两边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

  (3)你还能举一些类似例子吗?

  活动二:

  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2.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

  3.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比被减数小吗?

  活动三:

  例3:计算:

  (1)0-(-22);(2)8.5-(-1.5);(3)(+4)-16(4)

  【课堂反馈】

  1.课本32页练一练1、2、3、4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5)-(-6)=(-5)+(-6)=-11;()

  (2)(-40)-(-10)=-(40+10)=-50;()

  (3)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0减去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5)两个有理数差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差。()

  3.计算:(请务必写出计算过程)

  (1)(-37)-(+14);(2)(+42)-(-98);(3)8-20;(4)(-)-;

  【迁移创新】

  1.已知a=8,b=-5,c=-3,求下列各式的值:

  (1)a-b-c;(2)a-(c+b)

  2.已知|a|=3,|b|=4,且a

  3.若a<0,b>0,则a,a+b,a-b,b中最大的是()

  A.aB.a+bC.a-bD.b

  4.请你编写符合算式(-20)-8的实际生活问题。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8)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 根据有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则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能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的知识经验;

  (2)能力和方法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运用“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

  (3)心理水*: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4)思维水*: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简单*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面图形。对于密铺,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密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助下 ,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 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知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并知道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参与到组内讨论,并指导。最后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知识经验与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 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 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 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就追问:好在哪里?*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 ,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 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老师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 的,而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标角)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用上今天所学的密铺的`知识为你自己的家设计一款漂亮的地砖。

  五:板书设计

  密铺

  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9)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反思1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放小鸟》教学案例反思

   *遥实验小学 左彩霞

  缘起: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并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的体验与陶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融会起来,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十五课《放小鸟》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美散文,不但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而且准确妥帖,耐人寻味。课文通过描写“我”关养小鸟与放归小鸟的经过,告诉人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护小鸟、让鸟自由飞翔的童心。在教学中,我通过课文插图,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陶醉于故事情节中,再设身处地地为小鸟着想,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案例: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小鸟的可爱和小鸟不吃不喝时“我”的着急心情。)

  师: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什么?

  生:这时,“我”看到了窗外飞来一只鸟。

  师:请小朋友们看着图,做个翻译家,告诉我们:笼子里的小鸟在说什么?

  生:笼子里的小鸟可能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妈妈,我好想你啊。我还以为永远见不到你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我再也不想在这儿呆了,快救我出去吧!”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你快跑!这个小孩要来抓你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快救我,我一分钟也不想在这儿呆了,我想回家。”

  ……

  师:那么,窗外的那只鸟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妈妈可找到你了。”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你怎么会在这儿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妈妈找了你好久了。别怕,我这就来救你。”

  生:窗外的那只鸟还会说:“孩子,妈妈找你找了好多地方。原来,你被人抓住了。妈妈不是告诉你不要乱跑吗?你就是不听话!”

  ……

  师:这一自然段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这一自然段应该用焦急的语气来读,要读出这两只鸟焦急的心情。

  (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体会与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喜欢想象,富于幻想是儿童的天性。上述案例中,执教者着力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当翻译家,充分引导学生看图后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想、去说,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的机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名动物语言的翻译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流畅,而学生在这不断参与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思维也与语言得到了同步发展,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且能把所想的内容清楚地说出来。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扩展10)

——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

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1

  一、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

  1、教无定法,课有共性。所谓无定法,是指课堂教学总是随着教学内容、学情变化、时空环境不断发生着改变,从这个角度讲,课堂教学不可复制,是对的。因为“教无定法”,所以课堂教学是不可评价、变幻莫测的,这就陷入了神秘论与不可知论,是不可取的。因为课有共性。

  2、课堂教学是科学。无论什么课堂,它总是围绕着学生成长,教师、教材、学生、媒介、环境各要素的有机组合,组合越优化,课堂越高效。所以,课堂教学有基本的原则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科学。(这也解决了不同学科间听评课的障碍,而跨学科听课是不可少的,尤其作为业务领导与骨干,要懂得如何抓住课堂教学共性的东西,再结合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的学科特点去听评课)

  3、课堂教学是艺术。课堂教学总是充满遗憾,不管多么成功的课堂总是有继续提升、完善的空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共性。精彩生动的课堂,总是能给人强烈的感染,学习的过程如沐春风,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教学是艺术。

  二、一堂好课有没有基本的评价标准?

  1、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基本的要求。

  2、叶澜教授对“好课”的理解:a,有意义;b,有效率;c,生成性;d,常态性;e,有待完善。

  3、我对“好课”的描述:一堂好课应该是朴素的、高效的、生动的。

  朴素:

  △陶行知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课堂教学是师生一道共同追求真(正确的、科学的)善(高尚的、充满爱的)美(赏心悦目、有情趣的)的过程,这一本质是非常简单的,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越简单的教学才是越有效的教学。简单的就是朴素的。

  △课堂终归是常态的,不是总做给人看的,如同家常便饭、居家打扮,没有刻意的表演与矫情,不做作,不花哨,从来没有尽如人意,没有彩排的课堂才能体现生成性,真实的就是朴素的。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恰当的,不能造成对辅助教学手段的过度依赖,该实验时实验,该运用视频时运用视频,过多过滥的使用看来眼花缭乱,实际喧宾夺主。(语文课中配以切合文意的图片、视频、音乐,能够渲染出生动形象的意境,认读生字、组词说话也离不开多媒体就很牵强;数学课中多媒体对*移、对称、旋转等内容的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减乘除的运算就没有板书来得更直接有效。结合语文课堂实际)

  高效:

  △效果的好坏高低,是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的。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花5分钟就能达成目标比在同等条件下花10分钟才能达成目标更高效,这也是我们评判一位老师教学水*高低最直观的指标。

  △最大限度的实现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都有收获、有进步,无论他们的基础如何,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还是情感的感染熏陶,这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含义。(结合语文课堂)

  △在学生能够消化吸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课堂的大容量,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生动:

  △生动的"课堂总有贯穿始终的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总是离不开引导、提问、质疑、讨论等双边、多边活动。课堂是灵动的,而不是死水一潭。

  △生动的课堂总是充满智慧的启迪。注重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的课程要求里最核心的的要求。激发兴趣,引导思维,质疑释疑,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有张有弛,最精彩的莫过于学生的自我探究与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生动的课堂总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老师讲得枯噪乏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就是很多传统课堂的“灌输”,没有情感的共鸣。学生随教学内容同悲同喜,师生因对方的精彩互相感染,老师总是充满激情,学生听得两眼放光,冷不丁还冒出些预料之外的想法与收获,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才有生命的张力。

  (有了上面的共识,怎样听评课也就有了大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下面的内容侧重在技术层面。)

  三、怎样听课

  1、听课是最有实效的专业学习,如同武术中的散打,最具实效性。无论优秀的课堂还是普通的课堂,总能起到“取长避短”的作用。

  2、听课前必须有认真的准备:通过听课达到什么目的,对教材的了解,对整个课堂结构的了解。

  3、老师听课首先要有和学生一样的身份,和授课老师一起学习知识,这样能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这比听懂一节课的内容更重要。

  4、除了学习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课堂教学的观念与技术,因此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可能把所有的课堂信息“收入囊中”。老师在板书,学生在干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参与的程度;提出问题后,大家不同的反应,等等。

  5、筛选信息。一个经验丰富的听课者总能从若干信息中快速找出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信息,如情境设置的巧妙处,经验与新知的衔接过渡,教学环节间的转换,课堂上的随机应变等。

  6、勤于笔记。听课笔记应近乎课堂实录,至少应记录下:主要的教学环节,这是课堂的框架;关键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包括老师的讲解要点,学生的质疑,采取了怎样的方法合作学习与课堂展示,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自己的感受与评价。

  7、注意听课礼仪。进入教室就是“学生”,尊重授课老师;做好学生的表率,你是“来宾”,当好客人;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评论。

  四、怎样评课

  1、评课是一位老师除课堂教学外教学水*的最直观体现。

  2、评课作为常规教研的有效形式,是不可少的。

  3、怎样评课:

  △懂得欣赏。每堂课都有闪光点,或者表现在老师,或者表现在学生。能够说出一堂课的到底好在哪儿,有时甚至超出了授课老师自己的设计初衷。

  △学会诊断。课堂如有处理不当,病因在哪?如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是教材把握的问题,还是没有切合学生设计?是教法选择的问题,还是课堂结构没处理好?

  △给出建议。相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上法,如何做得更好。

  4、针对有效课堂的常用评价指标: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预习效果看独学阶段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看没有老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课堂展示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展示理解知识的过程并展现出自我与小组的风采。

  △掌握知识的过程性:基础性知识(经验、相关链接)如何准备,如何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小组学习怎样分工合作,等等。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既有各个教学环节的分解目标,又有本节课的整体目标,还有学年目标在本节课的体现。

  △课堂的组织与技巧:课堂各环节的组织架构,关节点上的语言组织,适时调控课堂节奏,前台后台的时机把握,小组展示中的适时评价与穿针引线,等等。

  5、避免空洞的套话式评课:“本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法合理,德育渗透······”,万能膏药,没有错话,全是废话,没有实际内容,应该避免。

  6、评课也要讲礼仪:

  △尊重是前提。

  △实事求是,不虚伪地拔高,不恶意地贬低,既要利己,也要利人。

  △有准备地发言

  五、听评课始终应围绕一个目标:达成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是成功完成听评课的核心: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

  2、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首先是课程目标,只有细化到本节课的目标才是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另外两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的中介与途径。

  △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主线,在知识的传递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并将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在教案中,“过程与方法”可以不单独罗列。

推荐访问:反思 教学案例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3篇 《数》教学案例与反思1 数学数数教案反思